当鹤岗的寒夜浸透星子,总有人用热情点亮城市的烟火,我们寻找的不仅是酒水推销员,更是在平凡岗位上燃烧梦想的追光者,无需畏惧长夜,因为每一杯递出的酒水,都盛载着对生活的热忱;每一次真诚的交流,都在冰冷的都市里编织温暖的人际网络,这里没有天花板的束缚,只有你敢不敢用笑容融化坚冰,用行动证明:在最不被看好的角落,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,加入我们,让这个冬天,因你的存在而滚烫。
当东北的夜遇见KTV的灯
鹤岗,这座因煤而兴的东北小城,曾几何时是无数人心中“闯关东”的梦想之地,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阵痛,它逐渐贴上了“收缩城市”“房价洼地”的标签,但当你真正走进鹤岗的夜晚,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灵魂从未沉睡——霓虹灯在零下二十度的寒夜里闪烁,KTV的玻璃门涌出热气与笑声,酒吧街的吆喝声混着啤酒沫的香气,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“东北浮世绘”。
而在这片热闹背后,有一群人正穿梭于酒桌与卡座之间,用声音、笑容和耐心,将一杯杯酒水变成夜晚的故事,他们就是鹤岗夜场KTV的酒水推销员,一份看似简单的招聘启事,背后藏着多少人对生活的挣扎与向往?我们就以“鹤岗夜场KTV招聘酒水推销员”为切口,走进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,倾听他们在寒夜烟火中的人生旋律。
招聘启事背后:谁在为“鹤岗夜场”买单?
“急招酒水推销员10名,男女不限,18-35岁,有无经验均可,日薪300-800元,包住宿,月休4天……”这是鹤岗市区某知名KTV门口张贴的招聘启事,红色的纸张在寒风中格外醒目,这样的招聘信息,在鹤岗的夜场行业早已不是新鲜事——从市中心的老牌KTV到新开业的量贩式歌城,几乎家家门口都贴着类似的告示。

1 鹤岗的夜场生态:从“辉煌时代”到“生存之战”
鹤岗的夜场文化,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,那时,作为东北重要的工业城市,鹤岗聚集了大量产业工人和外来务工者,夜总会、歌舞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“喝酒唱歌”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的主要方式,一位在鹤岗做了20年夜场生意的老板回忆:“那时候晚上10点以后,KTV门口排队等位的车能从街东头堵到街西头,一瓶白酒卖到上千块都抢着要。”
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城市人口的外流,鹤岗的夜场行业也经历了从“辉煌”到“冷清”的阵痛,2010年后,不少KTV关门歇业,剩下的也纷纷转型——从高端商务接待转向大众消费,从高价酒水改为“啤酒无限畅饮”,但即便如此,夜场依然是鹤岗夜晚最热闹的“经济引擎”之一,据当地文旅部门统计,鹤岗现有营业性KTV、酒吧等场所近200家,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,其中酒水推销员占比约40%。
2 谁来应聘酒水推销员?
在鹤岗,应聘酒水推销员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第一类是“本地年轻人”,22岁的小雨是鹤岗本地人,大专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文员,月薪只有2000多元。“晚上下班也没事,来KTV兼职既能赚点零花钱,又能认识些朋友。”小雨说,她每周来KTV工作三天,每晚能卖掉20多瓶啤酒和10多扎果盘,加上底薪和提成,每月能多赚3000元左右,“比上班轻松多了,就是熬夜有点累”。
第二类是“外来打工者”,35岁的老王来自黑龙江绥化,曾在建筑工地上扛过水泥,也在餐厅洗过盘子。“听说KTV挣钱多,就来看看。”老王坦言,他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“时间自由,能照顾家里”,他的妻子在鹤岗打零工,孩子正在上学,夫妻俩的收入勉强够生活。“卖酒这活儿,靠的就是一张嘴和一张脸,只要放下身段,总能赚到钱。”
第三类是“转型中的从业者”,28岁的小丽曾在鹤岗一家足疗店做技师,后来因为行业整顿,转行做了酒水推销员。“以前做技师,每天要站十几个小时,还经常遇到难缠的游客。”小丽说,KTV的工作虽然也要熬夜,但“不用动手,动动嘴就行”,游客喝酒开心,小费也给得大方”。
酒水推销员的日常:在酒桌与卡座间“讨生活”
凌晨1点,鹤岗的街道早已寂静下来,只有KTV的招牌还在闪烁,27岁的推销员小刚正站在包厢门口,手里拿着两瓶刚开好的白酒,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。“哥,您点的茅台来了,我帮您醒上?”他一边说,一边熟练地用酒瓶在桌上轻轻点两下,这是他练了多年的“小动作”,能让游客感受到他的专业。
1 “开场白”里的生存智慧
“做推销员,最重要的就是‘会聊天’。”小刚说,他刚入行时,因为性格内向,经常被游客“冷脸”,“游客来KTV就是放松,谁愿意听你说教?后来我学会了‘察言观色’——遇到年轻游客,就聊游戏、聊篮球;遇到中年游客,就聊工作、聊家庭;遇到喝多的游客,就顺着他们的话说,让他们觉得你‘懂他’。”
小刚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游客的微信,每个游客都备注着“喜好”:哪个游客喜欢喝啤酒,哪个游客爱点果盘,哪个游客喜欢听什么歌。“记住这些细节,游客下次来就会主动找你。”他说,上周有一位游客过生日,他提前订好了蛋糕,还叫来服务员一起唱生日歌,“那天晚上游客特别开心,单我一人就卖掉了5箱啤酒,拿到了800块提成”。
2 “拼酒量”还是“拼服务”?
“做酒水推销,到底要不要喝酒?”这是很多新手最关心的问题,小刚说,分情况而定:“有些游客喜欢和推销员‘拼酒’,尤其是喝多的游客,你不喝就是不给面子,但更多时候,游客需要的不是‘酒友’,而是‘服务员’。”他回忆,有一次遇到一个喝醉的游客,非要和他喝白酒,他一边陪着喝,一边悄悄叫来经理,最终既“照顾了游客的面子”,又避免了“喝到胃出血”的意外。
“真正的好推销员,不是靠‘拼酒量’,而是靠‘拼服务’。”在鹤岗做了8年推销员的李姐说,她曾经遇到一位游客因为失恋在KTV大哭,她没有劝阻,而是默默递上纸巾,点了一首《后来》,陪游客一起唱。“那晚游客没怎么喝酒,但走的时候给了我500块小费,说‘你是我见过最懂事的推销员’。”李姐说,服务行业,“用心”比“用嘴”更重要。
3 “深夜的孤独”与“晨光的希望”
凌晨3点,KTV的最后一个包厢也散了,小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员工宿舍,宿舍是四人间,住着四个推销员,大家轮流使用卫生间和洗手台。“有时候加班到4点,躺在床上,看着天花板,会觉得很孤独。”小刚说,他老家在佳木斯农村,父母不知道他在KTV工作,只说他在“城里做生意”。“每次给家里打电话,都不敢说得太细,怕他们担心。”
但孤独过后,是晨光的希望,早上7点,小刚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发微信:“爸妈,我昨晚生意很好,赚了500块!”然后他会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东北大拉皮,再回宿舍睡个回笼觉。“虽然辛苦,但想到能给家里寄钱,就觉得值了。”小刚说,他的梦想是攒够10万块,在鹤岗开一家烧烤店,“再也不用熬夜了”。
招聘背后的“潜规则”:夜场行业的生存法则
“招聘酒水推销员,其实招的是‘资源’和‘情商’。”鹤岗某KTV的经理王先生说,他在招聘时,最看重的是“应聘者的性格”和“人脉资源”。“有些人虽然长得漂亮,但不会说话,卖不动酒;有些人虽然长相普通,但会来事,能和游客打成一片,这种人是‘香饽饽’。”
1 “酒水提成”里的经济学
在鹤岗的KTV,酒水推销员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底薪(1500-2000元/月)、酒水提成(啤酒每瓶2-5元,白酒每瓶10-30元)、小费(游客自愿给的“小费”),小刚说,他上个月的收入是8000元,其中酒水提成占60%,小费占30%,底薪占10%。“提成最高的不是白酒,而是果盘和小吃,”他说,“一瓶白酒提成才10块,但一个果盘提成5块,游客一次就能点10个,比卖白酒还赚。”
为了提高提成,推销员们各显神通:有的会在包厢里“搞气氛”,比如唱歌
鹤岗夜场KTV招聘酒水推销员,夜总会招聘信息,KTV招聘兼职,夜店招聘网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KTV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hegang.qqktv.cc/yczp/23268.html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
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